“國寶級”老藥工能倒背藥方

时间
2008-12-09

成都知名老藥工蔣文卿迎來88歲生日,他一生與中藥為伴,擅“對症下藥”調制蜜丸

27日,國家級老藥工蔣文卿迎來了他88歲的生日。自1935年15歲的他進入藥號當學徒開始,直到1980年退休,蔣老賣了45年中藥,擅長煉制蜜丸,能將藥方倒背如流,這一生的工作都和中藥相伴。面對前來採訪的記者,他拿出了珍藏的“紅本本”——1985年由當時的國家醫藥管理局頒發的“老藥工榮譽證書”。

15歲當學徒一做45年

蔣老拿著他的榮譽證書說:“有30年藥齡的人才有資格入選老藥工,而我和中藥打了45年的交道。”1935年,蔣文卿15歲就進入自貢市富順縣祥園貞藥號當起了學徒。1965年被調到位于成都東禦街的“同濟堂”銷售中成藥,一直到1980年退休,整整45年,幹了一輩子的藥工。

“每天早上天亮就起床,打二更才關門。”從碾藥粉學起,蔣文卿跟著師傅當了8年學徒。“灰暗的房子、飛舞的塵霧”,這是蔣老形容以前的藥房時用的詞。他說,那時的藥鋪沒有現在這麼亮堂,燈光灰暗,空氣中彌漫著中藥的粉塵。“每年夏天都要用硫磺熏蟲子,然後再忍著刺鼻的煙霧,挨個挨個把藥格子裏面的蟲抓出來,因此視力漸漸受損。”或許是多年的藥店工作,蔣老晚年患上了白內障,又因為長期吸入粉塵,他和一起工作的六個老藥工都患過肺病。

擅制蜜丸能“對症下藥”

與現在的藥店銷售員不同,蔣老可以根據醫生開的處方,把中藥制成藥丸。比如人們常用的“參苓白術散”,“這個方子裏有黨參、當歸、黃芪等等中藥,但是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。”蔣老的徒弟王大明介紹,以前的老藥工,在按照醫生的方子煉藥時,可以針對病人的個體情況,適當增減藥方當中的成分。“這在當時是非常俏的職業。”王大明說,當時人工配藥更能體現“對症下藥”,然而,由于人工制作成本高,耗時長,這種藥丸被機器生產代替。

“師傅不僅是制藥高手,還可以把藥方倒背如流,在賣藥時能針對病情,對症賣藥。”王大明說,“大病當參謀,小病當醫生。”這是當年幾位老藥工的口頭禪,蔣老說起這句話,露出了得意的笑容,“因為我們幾個老藥工能夠針對病人推薦不同的藥,上世紀60年代,我們店的中成藥營業額超過了春熙路的德仁堂。”